close

轉載http://blog.roodo.com/babynbaby/archives/5642811.html

產後憂鬱症~相關轉載

----------------昨天的新聞--------------

自責沒母奶 分娩3天跳河

自由 更新日期:2008/03/04 04:09

〔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〕北市剛產下女嬰3天的30歲郭姓婦人,疑因憂鬱症發作,昨天凌晨3時許坐在中興橋機車道旁欄杆,一躍而下跳河自殺,消防隊將她救上岸送醫,但因溺水過久仍告死亡。


家屬向警方指出,郭婦已罹患憂鬱症4年多,2個月前、郭婦懷胎8個月時,也曾在汐止的山崖邊跳崖自殺,但被樹枝勾住,當時家人勸她愛惜腹中小生命,當時郭婦曾承諾「等小孩生下來再死」,之後未再尋死,家屬沒料到郭婦竟將此語當真。


昨天凌晨,40歲宋姓工人騎機車從台北市要回三重,約在中興橋面近台北市端4分之1,見到郭婦坐在機車引道旁1公尺高的護欄上,宋某覺得很危險,停車相勸,不料郭婦仍兩腳一蹬直往下墜。宋某隨即打119報案,消防人員出動皮筏在橋墩旁打撈到已無氣息的郭婦,送至中興醫院急救不治。


死者的30歲詹姓丈夫供稱,妻子長期吃抗憂鬱藥,但病情未好轉,3天前產下第一胎女嬰,次日妻子就因擠不出母乳自責,情緒低落,可能因此想不開。

----------------我在VW上的留言--------------
唉................
餵母奶真的好辛苦...
我也曾被母奶不足這件事搞到很憂鬱~
到現在都還會老是問自己、問別人:吃全母奶的寶寶跟半母奶半配方奶的寶寶,會差很多嗎?
也會一直想,我這種半母奶半配方奶的媽媽,到底是被歸類在母奶媽媽還是配方奶媽媽?

有餵母奶就很有成就感,一看到寶寶被餵配方奶又有罪惡感。

我說實在的,餵母奶是件好事,對於現代的媽媽來說也算是件新的挑戰(畢竟很多長輩是沒餵過母奶的)!
餵母奶的觀念不斷在進步了,但是我覺得~推行母奶的"方式"還是有待"進步"!

我終於知道~為什麼很多媽咪說餵母奶不被家人支持。
事實上,家人都以為他們算是在支持我們~但是....唉,不知道怎麼說。

我只能說~
上母乳協會網站與寶貝花園,常有充滿無限光明與希望的感覺,但是,回到現實生活,竟是過著很掙扎的生活!
時有成就感,時而自責!
當看到別人說塞爆冰箱OR追奶成功,真的會.......不想看到!

當然不是每個產後憂鬱的媽媽都會跳河,且產後憂鬱可能也不是只因奶水不足這樣的單一事件。(我覺得這則新聞可能被簡化報導了)
不過有產後憂鬱的媽媽們,真的要向外求援~

產後憂鬱的發生率高達70%,我們不必硬要逼自己去當那30%,也不必害怕向人傾訴或求救。
每個人都敢說「我今天心情不好」,但不敢說「我有憂鬱症」...事實上這兩者間的差異並不是那麼地大,只是一個"心情不好"比較久!

沒有愛的寶寶,比沒有母奶的寶寶可憐100倍!
媽咪們要記住這點....

 

小心!產後憂鬱症來叩門    
採訪/陳雯琪
諮詢/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、生殖學中心主治醫師 簡逸毅
  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中醫部內科醫師 張永明
   唯愛香草藝有限公司執行教育總監 陳秀麗


根據現代醫學估計,約有50%~70%的媽咪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產後抑鬱症狀,可謂媽咪健康的殺手,所以媽咪千萬不要抱持僥倖的心態喔!趕緊來抱佛腳,補充一些抗憂鬱的小知識,才能輕鬆愉快地渡過產後的每一天唷!

【Part1:西醫篇】

產後的媽咪注意囉!如果您正被煩躁不安、憂愁不悅、睡眠不佳、容易倦怠、體重減輕、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等問題困擾,那麼就得提高警覺,是否有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可能。

產後憂鬱如何分類

產後憂鬱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,但如果沒有獲得細心的照料,也有可能釀成禍,嚴重的話,還可能有自殺傾向。但該怎麼分辨症狀到底嚴不嚴重?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、生殖學中心主治醫師簡逸毅指出,一般產後憂鬱可區分為:輕微、產後憂鬱、產後精神症三種。其症狀相當類似,為免家人無所適從,簡逸毅分析如下:
  1. 輕微:
    50%的婦女在產後3~6天可能出現:失眠、哭泣、憂鬱、焦慮、注意力不集中、不安、情緒不穩定或脆弱等症狀,一般來說2~3天就會自行恢復,若情況持續10天以上仍未有改善,就會進入下個階段。
    治療方式:期間家人應給予適度的支持。
     
  2. 產後憂鬱:
    發生率為8~15%,好發於產後2~3個月,尤其是過去有精神病史或是上一胎曾發生者,復發率更高達30%及70%,一般的產婦於6個月內會逐漸康復。其症狀有:(1)成天心情低落,(2)對任何活動喪失喜好,(3)體重驟變,(4)失眠或睡眠過多,(5)情緒激動、反應遲頓,(6)疲憊、(7)喪失自我價值感、出現退縮、罪惡感,(8)自殺、(9)無法思考。倘若上述的症狀出現五種以上,就屬於此類。
    治療方式:患者宜與精神科醫師配合,使用抗憂鬱藥物控制,並搭配心理治療,幫助患者建立自我認知。此外,其家人應給予支持、並隨時注意患者病情是否有好轉,或是有無自殺傾向,及其服藥反應。
     
  3. 產後精神症:
    發生的機率很低,約僅千分之一~四,於產後10~14天或生產後幾個月內出現,症狀為:焦慮、憂鬱、精神分裂、無法辨認周遭的人事物,常發生於家族中有精神病史,或是近一年中受重大打擊者。
    治療方式:配合精神科醫師做全方位治療,嚴重者需住院,痊癒後需要做定期追蹤。

【Part2:中醫篇】

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中醫部內科醫師張永明說,雖然產後憂鬱症,在中醫的理論體系中並無可相對應的名詞,但傳統中醫卻在臨床病人症狀觀察中發現,許多相關的表現與產後憂鬱症一致,並發展出一套病機分析原理和治療法則。

【Part3:芳療篇】

不論自然產還是剖婦產,都得耗費許多的精力,因此沒力氣是許多媽咪甫生完的感覺。除了疲憊之外,身上的傷口也是造成媽咪不舒服的原因,唯愛香草藝有限公司執行教育總監陳秀麗認為,若在此時能實行芳香療法,除了可以提高戰鬥力,還可舒緩疼痛,早日恢復體能,好處多多。
 

(詳文請見4月號育兒生活雜誌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她為什麼不笑了

根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,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男性的2倍,為什麼罹患憂鬱症的女人會比男人多呢?不同的學者提出他們的理論及研究:

有學者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切入提出論點,認為女孩子從小的教養方式就與男孩子不同,她們被要求要比較順從、比較被動、比較不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。這樣的教養方式容易造成女性比較沒有自信,容易附和別人的想法,這可能是造成女性罹患憂鬱症的原因之一。

也有學者提到,成年後的女性,由於要擔任的角色比較多元,譬如同時擔任比較被動、內向的角色如媳婦、太太,及需要強勢及主導地位的母親、職業婦女的角色;如此一個多變且衝突性的角色需求,導致女性比較容易有憂鬱的現象。

也有學者認為,由於傳統觀念中對於女性教育較不重視,所以女性經濟獨立的狀態也比較差,這種較低的社會經濟能力也是導致其產生憂鬱症的原因之一。

另外有學者指出,女性天生的內在覺察感受能力以及求助的行為比男性高,因此形成了女性憂鬱症患者求診率高,被診斷為憂鬱症的人數也高於男性,相對的男性憂鬱症個案有可能是被低估了,因為他們比較不注重內在的感受,即使有憂鬱症的傾向或症狀出現也可能被忽略。

從生物性角度來看,目前所知神經傳導物質、遺傳等等對於憂鬱症都會有重要的影響。尤其是神經傳導物質:如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這類神經傳導物質的不足,常會隨之發生憂鬱症,目前這已被認為是造成憂鬱症主要原因之一。而女性由於肩負生殖的任務,在每個月的月經週期或者是懷孕生產過程當中以及停經階段,體內女性荷爾蒙會有很大的變異,而女性荷爾蒙的變異性連帶也會影響體內其他如甲狀腺素、生長激素、腎上腺刺激素等荷爾蒙。而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都被認為和女性憂鬱症有關。因此女性由於先天和後天種種因素影響,更需要在情緒上做好自我照顧,才能減少憂鬱症的發生。

什麼是經前憂鬱症?這也是憂鬱症嗎? 

每個月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不愉快,沒有任何原因,就想掉眼淚,覺得有滿腔的怨氣無處可發,沒有人能夠理解……

經前憂鬱症通常是發生在月經來時的前一個星期左右,月經結束後症狀就結束了。症狀可能包括憂鬱情緒:無助感、自責、自貶,通常也會合併明顯的焦慮、緊張、神經緊繃,有時情緒會變化很大,很容易就掉入悲傷的情境、容易落淚或生氣。在這段期間內,人際狀況也會變得很糟糕,很多事情覺得沒有興趣,在工作或學校中容易請假或缺席,其他症狀包括:注意力不集中,覺得疲憊、沒有體力、食慾上有明顯改變、睡眠狀況不佳,自覺有種失控的感覺,亦常會伴隨一些身體的症狀,如:乳房漲痛、頭痛、關節痛、脹氣、體重上升等。

讓不舒服的感覺減輕些~ 

在治療經前憂鬱症方面,有超過五十種以上的方法被提出來治療這些症狀,不過這些方法大多是屬「安慰劑」的效果,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具體有效的簡單方法來治療,所以通常歸納成兩種方式:保守療法及症狀解除治療法。

保守療法:最重要的是「心理治療」,提供支持性的治療,讓當事人了解此現象是非常普遍的現象,狀況發生時在生活上如何調整,例如:休假、或是減少在這段期間內的社交活動、學會不要自責、增加自己在時間上的有效管理、提升自尊的心理治療法。在症狀解除治療法包括有止痛劑的使用、服用抗焦慮劑等,如果有拉肚子、腹瀉症狀者,可以服用止瀉劑來改善。

其他的治療方法包括:規律的運動、飲食上避免太多的糖類攝取、減少咖啡及菸的攝取量。在藥物治療方面,有越來越多的論文研究顯示,持續服用抗憂鬱劑可以改善經前憂鬱症的週期性情緒變化。

產後憂鬱症~小寶寶出生後,我的世界就崩潰了… 

懷孕及生產對婦女來說,不管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起了強烈的變化,所以此時特別容易發生精神方面的疾病。不過令人欣慰的是,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,懷孕期的婦女自殺比例相當低,但是這並不包括青少年懷孕。

懷孕期的女性在生理上需要做很大的調適,特別是早期懷孕所出現的害喜症狀、乳房漲痛及身體的逐漸變形,飲食方面亦須特別注意調整,這些都是需要夫妻倆一起經歷懷孕的過程,如此一來,不僅女性本身及生下的孩子健康狀態都會比較好,對於將來雙親與孩子的感情亦會有所助益。

為什麼會發生產後憂鬱症? 

由於產後母體內的荷爾蒙如動情激素、黃體激素、甲狀腺素會產生極大的變化,因此約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婦女可能罹患產後憂鬱症,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發生的真正原因為何,然而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可達10~15%。產後憂鬱症的發病並不是急速、強烈的,通常是生產後的六週之內慢慢的產生一些症狀,一開始會睡眠不好、四肢無力、提不起勁、對許多事情力不從心、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、覺得沒有能力照顧小孩。產後憂鬱症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問題,如果沒有積極的治療,很容易變成非常嚴重甚至合併精神病的憂鬱症,所以如果早期出現症狀,最好趕快就醫。

有能力來照顧小寶寶嗎? 

治療產後憂鬱症,必須要注意的是,有百分之十的產後憂鬱症婦女合併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問題,所以首先必須評估患者是否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問題;治療產後憂鬱症除了藥物治療外,更重要的是配合做心理治療;許多婦女在此階段對照顧小孩、處理家務事、照顧自己的飲食…常感力不從心,所以協助尋求支持資源、或是讓家人了解她的情況,對她的生活伸出積極援手,實質幫助她解決生活困難,是治療產後憂鬱症一個不可忽略的步驟。一般說來,產後憂鬱症至少要接受六到九個月一整個療程的治療,症狀才會有所改善。


台北市立中興醫院精神科/詹佳真主任

文章出處: 董氏基金會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乖乖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